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采金发源地现已变成休闲山庄

广西上林县的采金历史源于何处,当年的淘金之地是个什么模样

采金发源地现已变成休闲山庄

南国早报记者 莫义君 华声晨报记者 莫齐威 蓝图 文/图

    很多人都知道广西上林人在海外创业的传奇故事,但没有人知道上林县的淘金发源地位于何处。如果告诉你说,发源地就在明亮镇甘六村一条溪沟里,你肯定会不相信:这条杂草丛生的荒沟,快要干涸了,它的周边已变成一个休闲基地了,哪里还见到当年金农们下井采金的痕迹

1、“采金发源地来自此处”

    溪沟位于寺表屯的东面,在它的周边,种着很多果树。溪沟似乎断流,杂草疯长。在溪沟一侧,是一口放着3台锈迹斑斑的采金设备的池塘。严格来说,溪沟周边就是一个果园。

    这是当地最早用于淘金的设备,笨重而神秘。作为展示当年采金史的一部分,这3台设备并不是“文物”,而是凭着记忆模仿制造出来的。“原先的设备,没有人会留存了,采金设备不断改进,陈旧的早就淘汰。”吴思明说。

    吴思明是宿禄山庄的开发者,也是一名采金者。十五六岁时,他曾在附近水台、甘六、樟村等处的溪沟周边与父辈们下井采金。那时的金井,是竖井,就是从地面往地下深挖,并用溪水清洗运上来的泥沙,从泥沙中淘出金子。

    果园的土质很松软,泥土里含沙。吴思明说,果园一带的地表下是一条黄金矿脉,是当年村民的采金处。当年,这一带有很多开挖出来的井口,现在这种迹象都已经不存在了。

    2014年,吴思明承包了寺表屯的土地,建成宿禄山庄,就是想在这片采金地上,建一个淘金实物馆,并让游客真切地感受到,上林县的采金发源地来自此处。

    “畅销书《血金》出版发行后,甘六村周边很多村民表示组团去找你评理。”4月28日傍晚6时,吴思明接受《血金》作者采访时,笑着说,“因为你在书上把上林县采金的发源地写成位于巷贤镇了”。

宿禄山庄里展示的部分淘金设备

2、寻找当年的黄金船图片

    上林人所用的采金设备有许多,这3台设备并不能代表全部,吴思明还在寻找一些珍贵的图片及实物。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附近的现在已被回填的河道上,曾停泊着一艘黄金船,这是当年上林县用于开采黄金的见证物。幼年时,吴思明见过这艘黄金船,但随着时代变迁,黄金船消失了,“山庄建设时,我们就一直在寻找它的图片,试图模仿制造出它的原样”。

    当年第一批前往加纳创业的上林淘金客,用的就是吴思明加工出来的采金设备。此后的第二批、第三批等到“黄金海岸”加纳采金的淘金客,也从他的机械加工厂里提货。之后,吴思明也投资加纳、喀麦隆、刚果(布)等国家的金矿。

    吴思明初中毕业后,到郑州学习电子维修技术,回来后开起店,之后还开起汽车修理店。上林县出现淘金热后,他改行做起砂泵等采金设备的加工生意。

    当年加工出来的设备,在吴思明看来,简单而落后,随着工艺不断改良,现在的采金设备越来越先进。如果能把当年运至加纳的第一台设备原物放于此处展示,也是有历史价值的。问题是,10年过去了,最早运到加纳的那台采金设备,已经不可能找到了。

    对于吴思明来说,慢慢收集上林人过去的淘金文物资料,是需要花费一定时间的。

3、“有了大家才有小家”

    吴思明还是个典型的返乡创业者。除了加纳,他曾前往喀麦隆、刚果(布)等国家采金。成功创业后,他把积累下来的资金投于宿禄山庄的建设。这个休闲山庄,整体规划600亩,前期已开发了315亩,投资了600多万元,目前已初具规模。5月19日,它将对外进行试业。

    在明亮镇开有一家明鑫机械公司的吴思明,从原先一个简陋的露天厂房,发展到现在,该厂已变成一个宽敞的生产车间。2010年,《血金》作者采访该厂时,“偷拍”到当年该厂的生产情景,并把吴思明的图片发在所供职的南国早报。当年的他曾“撒谎”说自己是打工的。

    4月28日下午,《血金》作者在采访吴思明时,用手机上搜索出南国早报的电子报,上面有《上林县数千人奔赴非洲淘金》这篇文章。该文配发了几张图片,其中有一张就是他坐在一台设备上,看着堆积如山的砂泵机。

    回想这事,吴思明颇多感慨:当年,他们这一特殊群体,是不敢抛头露面的。现在情况好转了,作为一名出国或回乡创业的农民工,也是该表达自己的时候了。

    4月11日、12日在南宁召开的由《血金》作者推动的广西上林淘金客海外创业精英座谈会及自治区侨办主持的上林淘金客代表座谈会,他事后也知道了,他说若他提前知道,也会设法挤进去发言。

    吴思明的理由是,个人的发展要与大的环境融合在一起,“有了大家才有小家”。大家一起推动了,大家一起发展了,个人的利益才会得到。

宿禄山庄部分景点